10月16日,电信院第91期“勤笃”学术论坛在临江楼D区报告厅举办。本期论坛以“研究生三年怎么过”为主题,旨在帮助研究生新生科学规划三年学业生涯,提升科研创新能力。主讲嘉宾为2025级博士生陆海涛和2023级硕士生岑晓亮,讲座由电信院研究生辅导员王昕婷主持,约有200名研究生参会。
陆海涛以自身从科研新手到学术达人的成长经历为主线,系统分享了研究生三年的科学规划方案。他表示,研一阶段应重点打好基础,通过课程学习、文献阅读和论文复现夯实科研根基;研二要全力投入科研,注重团队协作,实现高效产出;研三则需聚焦论文投稿和升学准备,同时做好情绪管理。在分享科研方法时,陆海涛详细讲解了如何从仿真环境过渡到实验平台,实现算法落地。
岑晓亮围绕“科研资源最大化利用”这一主题,给出了全面且实用的建议。他从科研基础搭建入手,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型导师的特点及相应的沟通策略,建议新生通过“三明治沟通法”降低决策负担。在科研进阶阶段,他特别分享了“榨干小组资源”的独特方法,表示实验室中80%的未发表数据是待开发的“金矿”,接手毕业学长姐的研究“遗产”能事半功倍。针对研三学生的论文写作与投稿,他系统介绍了SCI写作四维速成法和团队杠杆策略。他说,当代科研已进入“拼图时代”,研究生的价值在于找到能与自己拼出完整版图的伙伴。通过建立汇报轮换制度、共享失败实验记录等团队协作方式,科研效率将得到有效提升。
两位同学的分享,让同学们对研究生三年的全过程规划有了清晰认知。他们从科研基础搭建、资源利用策略,到论文写作投稿、情绪管理等方面的深入讲解,剖析了各个关键环节的要领。这不仅增强了同学们做好科研规划的信心,更激发了大家投身科研、勇于创新的热情,为同学们在学术道路上不断探索进取筑牢了根基。

陆海涛分享

岑晓亮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