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0日,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成功举办第12期“职引未来”就业导航交流会。本次讲座以“浅谈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应用”为题,利尔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应用专家罗桂发主讲,电信院分团委书记、专职研究生辅导员祁雪峰主持,约有140位研究生参会。
罗桂发首先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。1950年计算机科学家艾伦·图灵在其论文《计算机与智能》中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,为人工智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。随后,1958年康奈尔大学的罗森布拉特发明了感知机,这是人类第一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感知机,能够通过图像的像素输入进行形状识别。这些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起步。在技术层面,罗桂发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几种核心技术,如循环神经网络(RNN)与长短期记忆网络(LSTM)、生成对抗网络(GAN)。他指出Transformer模型的核心在于注意力机制,通过Query、Key和Value三个向量动态捕捉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,从而实现高效的语义理解。
罗桂发结合实际案例,系统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实践与职业前景。在计算机视觉领域,他详细解析了如何通过感知机和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图像分类、目标检测等核心任务,并特别强调了这些技术在实际产业中的应用场景与人才需求。在分享的最后环节,罗桂发不仅展望了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方向,指出随着神经网络深度和宽度的持续扩展,人工智能将具备更复杂的智能行为模拟能力;更结合行业发展趋势,为在场学生剖析了人工智能在医疗、教育、金融等领域的职业发展路径和岗位能力要求,为同学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行业洞见和就业指导。
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,通过罗桂发的专业讲解,同学们不仅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、核心技术体系及典型应用场景有了系统认知,更清晰地了解了AI产业的人才需求结构和职业发展通道。活动有效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,为其在职业定位、技能储备和成长路径规划等方面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方案。

讲座现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