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学术报告】2024年电信院•智荟高端论坛(第13期)邀请电子科技大学杨雪松教授作学术报告

发布日期:2024-06-10    作者:    编辑:范文晓    浏览次数:

主持人 万发雨教授 时间 2024年6月11日16:00-17:00
地址 电磁楼1楼会议室

报告题目: 基于敏感度分析的电磁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及其应用

报告人: 杨雪松 教授

时间调整:20246111600-1700

地点:电磁楼1楼会议室

主持人: 万发雨  教授


报告人简介:杨雪松,女,电子科技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电子学会高级会员,IEEE Senior Member。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,获工学学士学位;研究生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(硕博连读),获理学博士学位。曾多次赴境外高校进行一年以上的学术交流,包括香港城市大学、美国南加州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。近年来,在IEEE Trans.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等电磁场天线领域重要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,其中IEEE/IET系列期刊文章30余篇,参与编著英文专著《Compact Multifunctional Antennas for Wireless Systems》中第三章《Reconfigurable Antennas》,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。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、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,被评为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“科研先进个人”,获2019年度华为公司“优秀合作项目奖”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项目1项、面上项目2项、国防预研基金1项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,以及多个横向项目。当前的研究兴趣包括:新型电磁天线研究、电磁结构智能化设计研究等。

报告摘要:拓扑优化能同时改变待优化结构中的孔洞数量和形状,并同时优化其连通性,提供了更大的设计自由度。因此,拓扑优化能够更好地实现结构的性能优化。由于具有大量的待优化变量,若采用传统的直接优化方法来完成拓扑优化,则会导致收敛时间过长。若利用梯度信息,也就是进行敏感度分析,则可以实现快速的拓扑优化。本课题组对基于敏感度分析的拓扑优化方法进行了改进,提出了几种有助于实现高性能电磁结构的优化方法,并将其应用于天线等电磁结构的优化。


二维码